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时间:2023.09.16
作者:东晨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企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们在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保障企业生产持续的各项工作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但是在现场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违章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不仅仅是由现场安全隐患等外部客观因素引起的,更多地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这类内部主观原因造成的。

 

一、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从多年的现场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安全工作,首要的前提与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因为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让每一名员工真正把“安全为天”的思想牢记在心,让每一名员工从执行制度开始,接受安全的培训教育,形成行为规范,做到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预见隐患,防范和消除隐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影响员工在生产中安全意识的因素

大多数员工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对不安全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从事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时刻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落实完善安全措施。然而,仍有部分员工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工作中做这样那样的防范措施太麻烦,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现违章,久而久之难免会出现人身伤害、各类事故、设备损坏等问题。

三、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一、首先是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让安全教育在职工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时刻想到安全,不能坐等事故的发生,再就事论事的进行认识、教育。

第二,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安全生产的宣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地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让安全形成一种文化,用安全文化提高员工自身修养、道德、行为及业务水平,使受教育者知道生命的宝贵、人生的价值。

第三,坚持严格管理。只有坚持严格管理,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意识不会松懈,使员工思想上时刻有紧迫感、压力感,特别安全意识不高的员工,应加强对其安全生产的教育,才能将安全记录保持长久。

我们要克服“职工干惯了、大家习惯了”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安全顺利运行。